【 第一幕墻網(wǎng) 】
《重慶市公共建筑節(jié)能(綠色建筑)設計標準》12月起實施,學校專用運動場,非校用時間可向社會開放 華龍網(wǎng)訊 (記者蔣艷)劇場、博物館、圖書館……城市里大型公共建筑越來越多,它們的能耗也受到關注。昨日,重慶市城鄉(xiāng)建委、市勘察設計協(xié)會《重慶市公共建筑節(jié)能(綠色建筑)設計標準》培訓班開班,為全市300多家設計單位進行宣傳貫徹。新修訂的《標準》對大型公共建筑的采光、通風、朝向等都作了規(guī)定,將于12月1日起實施。 我市上一版公共建筑節(jié)能設計標準是2006年實施的,至今已有7年左右。 建筑朝向 南偏東30°至南偏西30°范圍 建筑朝向在《標準》中是重要的修改條文!稑藴省芬(guī)定,建筑總平面的規(guī)劃布局和單體建筑設計,宜考慮冬季利用太陽日照并避開主導風向,夏季有利于減少太陽輻射的影響。建筑主要采光立面的朝向,宜選擇本地區(qū)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,即南偏東30度至南偏西30度范圍。 舊的《標準》只考慮了冬季利用日照,新修訂后,增加了避開主導風向,夏天減少太陽輻射等影響。 屋頂采光 不超過20%且有遮陽措施 新《標準》增加了不少強制性的條文。如“屋頂透明部分的面積,不應大于建筑屋頂總面積的20%,并應采取適宜的遮陽措施。” “要充分利用自然光進行采光,但也要考慮節(jié)能,這不矛盾!笔谐青l(xiāng)建委節(jié)能處處長董孟能解釋,重慶夏天氣溫很高,如果只是采光而大量利用透明屋頂,當白天日照很強時,室內溫度就可能驟然升高,會讓空調能耗大大增加。 經(jīng)測算,屋頂透明部分不超兩成,是較合理的比例,既能滿足采光,又不會增加過多能耗。 通風隔熱 外窗限用凸窗且30%能開 《標準》表示,每個朝向外窗(包括透明幕墻)窗墻面積比均不大于70%;外窗可開啟面積不小于窗面積的30%。此外,規(guī)定不宜設置凸窗。 外窗的相關規(guī)定,是讓通風更好。另外,凸窗就是我們常說的“飄窗”!巴勾斑^多不利于節(jié)能。即便如此,這只是限用,只要設計建設采取了節(jié)能措施,也不是不能使用!倍夏芙榻B,當外窗采用凸窗時,要符合相關規(guī)定,比如要對凸窗不透明的上頂板、下底板和側板,進行保溫處理等。 不能用弧形且居住區(qū)限用 現(xiàn)代的大型公共建筑,很多有幕墻設計。特別是玻璃幕墻易有光污染,也頗受爭議。前段時間有報道,大樓玻璃幕墻折射太陽光,將車身烤化。 《標準》規(guī)定,室外照明和幕墻設計應緩解和避免白天陽光反射造成的眩光。形狀也作了要求,減少弧面玻璃幕墻,并慎用朝向天空的傾斜玻璃幕墻。 幕墻除了有反射率的要求,還規(guī)定居住區(qū)內限制設置玻璃幕墻,歷史街區(qū)、風景名勝區(qū)慎用玻璃幕墻。在T形路口正對直線路段不應設置玻璃幕墻,在十字路口或多路交叉路口不宜設置玻璃幕墻。 減少噪音 房間設計要遠離噪聲源 《標準》規(guī)定,屋面宜采用種植屋面,外墻宜采用墻體垂直綠化。屋頂、外墻的表面宜采用淺色,以減少外表面對太陽輻射熱的吸收。外墻與屋面的熱橋部位的內表面,溫度不應低于室內空氣露點溫度。 《標準》還規(guī)定,綠色建筑設計應對場地周邊的噪聲現(xiàn)狀進行檢測,必要時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環(huán)境噪聲狀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