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為首頁
第一幕墻網 -> 資訊 -> 百家爭鳴

滲漏為何被稱作建筑的“癌癥”?(二)

2012-06-11 09:47:09 作者: 來源:和訊網 我要評論0

第一幕墻網 】 之爭”。有專家認為,這其實是將防水工程等同于防水材料的實踐誤區(qū)。建筑地下防水是“剛柔”有機組合的體系,只有“剛”,或者只有“柔”的建筑地下防水難以存在!皠側帷敝疇帲菦]有意義的行業(yè)內耗。

  北京龍陽偉業(yè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偉打了個形象的比方:首先,“軀體”主要部位(防水混凝土)要健康。其次,主要部位之間(細部構造)用與之匹配并適應變形的“柔性材料”關聯好。最后,如果要穿“防護衣”(其它防水層),必須以整個“軀體”的完好性為前提。假使“軀體”孱弱不堪,“防護衣”會成為其短時間的“遮蔽者”,這對建筑地下防水質量的總體危害會是致命的。

  做好建筑地下防水,必須回歸建筑地下防水的根本結構防水。當前一味強調“防水材料”的做法,造成建筑地下結構的許多問題被忽視和遮蔽,短時間掩蓋了矛盾,卻為未來的防水質量和結構安全埋下巨大隱患。很多建筑工程交付使用一段時間后才出現滲漏,暴露出大量貫通裂縫、混凝土酥松等影響建筑安全的早期結構缺陷。這時,針對地下滲漏水,需要解決的其實不僅是滲漏治理,更要關注結構缺陷,這將對當下的建筑結構質量、對今后的建筑安全產生極大影響。

  王偉指出,建筑地下防水既然是系統工程,相關企業(yè)就要打破獨立作業(yè)的傳統模式,拋棄長久以來形成的過度依賴“材料”的思維,融入到整個防水關聯關系中。建筑地下防水企業(yè)要作為防水質量的保障者,首先要成為防水全系統的管理者和監(jiān)督者。從“被動防水”轉換為“主動防水”,從源頭做起,在勘探、設計、防水混凝土生產與施工、防水材料供應與施工、細部構造、后期維護的關聯過程中,通過管理鏈條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把防水的理念貫徹始終。

相關資訊
我要評論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第一幕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
賬號:密碼: 注冊忘記密碼?
第一幕墻網免責聲明:本網凡注明出處為“第一幕墻網”的所有稿件,版權均屬第一幕墻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如需轉載,請與0755-83785645聯系授權事宜;轉載請務必注明稿件來源:"第一幕墻網"。本網未注明出處的,均從互聯網收集,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第一幕墻網聯系。